尘缘文学

尘缘文学>下雨的梧桐树图片 > 第59章 毛头出李家楚良说分明 刘伟祭姑父昭福出主意(第1页)

第59章 毛头出李家楚良说分明 刘伟祭姑父昭福出主意(第1页)

一秒记住【m。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梧桐树下雨蒙蒙(。shg。tw)”!

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早一些,年都没过呢,这天就不那么冷了。刘伟回来的那天最冷,他一回来,天气就开始暖和,一天比一天暖和。雪早就化了,化到草里面去了。按照以往的经验应该还会有一场雪下,可这么暖和的天,看不出真会变天。

“文娟说刘伟昨天回来了,没见上来。要是他今天上来呢,那不得怠慢了嘛!”李昭福想着这个问题,从梦境中慢慢醒来。“其实也没什么,以前不都是这样,有一次他还是翻墙进院子的呢。哦,不行,少了一只手,翻不过来了。”

李昭福起床的时候,已经不是很早了,远处传来了鞭炮声和杀猪的声音。要是红生在,李昭福是早应该起来了的。红生回东乡一个多月了,李昭福渐渐习惯了没有红生在身边的日子。红生是上次随陈劲、刘伟回东乡去的,陈劲说县委大院有了幼儿园,小孩子都送幼儿园,比在这里好玩。当时李昭福还说:“也好,遥遥也就有伴了。”陈劲告诉他遥遥发蒙读书了。

城里也不一定比这里好,这里能听到杀年猪的声音,城里听不到。李昭福回想了一下,想不起今天轮到谁家杀年猪吃刨汤,是魏家还是王家。

李昭福走出中堂,发现今天的天特别亮,苍白苍白的有些耀眼。田毛头和禹成的房间里还没有动静。这冬天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起床,让他们多睡一会吧,反正没有事。他慢慢地走到大厅后走廊打开门进了大厅,走到前边推开大厅的正门。今天的雾很大,连庭院前边的照壁都看不太清楚。他把正门的门扉挂好,然后回到屋里把煤炉子拿到厅前平台,拿来柴火烧炉子。趁柴火烧燃煤炭的工夫,李昭福回到厨房热了一些饭吃了。

炉子烧燃了,他的饭也吃好了。他把炉子提进大厅,坐在太师椅上等待着什么。今年木炭不好买,去年剩下的不多了,只有在最要紧的时候才可以烧火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要紧的时候:三十,初一?李昭福猜不出来。

昨天文娟是为什么事上来的?李昭福想了想抽开了身边茶几的抽屉,看见一张表格,是《户籍登记表》。哦!她是送这张表上来的。这胡亮使唤不了别人,就使唤上她了。

李昭福把表格拿在手上,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好填、不难,等禹成起床,拿来钢笔李昭福自己填也好,李禹成填也行,很快就能填好。

户籍登记就是一家一户。中国人最离不开这个,就像这过年。哪一件事不是在家的名义下进行的。所有与过年有关的东西,都离不了“家”。

李昭福家今年过年没有去年热闹只有田毛头、翠娥、李禹成和他自己四个人在金家台过年。

离得最近的要算是于蕾和红生,可她说了,陈劲接红生走的时候过的话,她今年过年不回金家台。她会回浙江过年吗?没说。去那里也好,带着红生去,让外婆、外公看看,多好。

李舜成也是不会回来的。五月份的时候,于蕾去过一趟龙潭,拿着材料同那里的人把自己和李舜成的婚姻关系说清楚了。同时让李舜成把亲子关系用过继的方式归到了他二叔李昭禄的名下。这样,从户籍上说,李舜成不再是李昭福家的人了。为了安排好这一切,去龙潭之前,于蕾专门来金家台和李昭福商量过,她要李昭福去广桥找两位叔爹爹,看能不能把一些田产归到他们的名下。八月十五的时候,李昭福还真去了广桥,两位叔叔同意了,说抽空回一趟金家台。前几天李玲来过,她说她爹爹和她叔爹爹都在广桥入了城镇户口,属于城镇小商户,不能再在农村占田地了。

是呀!各人有各人的事,都不靠这几亩薄田过日子了。如此,这个家还归得拢来吗?李昭福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家与田有关,没有田就没有家。难怪张丰凯那么想要吴家田,就是因为这个呀!难怪。

翠娥起床了,过来问吃了没有,李昭福回应了她,问田毛头为什么没有起床,翠娥告诉他天不亮就出去了,说是运公粮,区书记安排的。李昭福说道:“不会没带车铃吧,这么大的雾。”“带了,”翠娥回答道:“我听见了。”“这都过年了运什么公粮。”李昭福念叨着,想起交公粮的事情来。

今年的公粮交得多,交得快。金家台各家都一样,把自己吃的留下,就全交出去了。前几天,区楚良说要是还能交一些粮食就更好了。听了这话,刘金殷喊来人商议。他说,这都是为了支持打仗,刘伟跟他说过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很艰苦,刘伟在朝鲜就饿过肚子。听刘金殷这么一说,大家一致同意把备荒粮都交出去了。

还不只是捐粮食。为了支援打仗,好多人都捐东西了,有的把准备结婚用的聘礼都捐了,上湾伍家,好不容易赚够了聘礼,正准备结婚,听说前方缺子弹,就把聘礼给捐了。女方一看,也不这样黄了婚事,就主动把女儿送到了伍家,连酒席都没办,放了几挂鞭炮就算办喜事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算数,就像胡亮和文娟。哦!她们俩扯结婚证了,他们都说扯了结婚证就能算数,区楚良也这么说。

郭家也是这样,郭玉明给郭宝麟结婚准备了一笔钱,让他买一辆自行车,买一台缝纫机。郭宝麟把钱直接扔进了捐款箱,说是要买一架飞机支援志愿军,听说这事的郭玉明气得直跺脚。郭宝麟听说后,说道:“是他自己要给钱的。别人在流血,给点钱又怎么啦!”说了这话的郭宝麟没有回家来过年。知道这事的人都说郭宝麟做得对,都说郭玉明不明事理。

雾散了,李禹成穿好衣服走了出来,李昭福说道:“吃了饭去杜李找区叔叔要一张这样的表格。”李昭福把《户籍登记表》拿给李禹成,李禹成昨天看到过这张表,没接,应承了父亲的话,打着哈欠往回走。李昭福大声说道:“问区叔叔过不过来吃刨汤。”正要跨出后门的李禹成转过身来问道:“今天谁家?”“我也不记得了,不是魏家就是王家。”“这谁不知道!”李禹成嘟囔着出了大厅。

城镇的户籍清查完了,开始了农村户籍的清查。农村的户口没有像城里那样发《户口簿》,只在村里填个《户籍登记表》,村里面核实了就算数。乡政府也没有户籍档案,发了一张统计表下去,村里填好盖了印交上来,乡里留存统计表,并制作一张汇总表了事。

按照于蕾的安排,田毛头另外立了户,应该另外填一张《登记表》,昨天文娟说没打田毛头一家的算盘,村里没表了,只有去找区楚良。所以李昭福要李禹成去找区楚良。

想到自家的表上只会有自己和小儿子两个人的名字时,李昭福又把表拿了出来,看了看“家长”和“家庭成员”的项目,数了数家庭成员有几个空列。有六列,最左边还有一列小字,说不够还可以加。李昭福用不着加,他仅仅比只有家长,没有家庭成员的人家强一点。

那天,区楚良来听话匣子。当时我国还没有出兵朝鲜,刘伟也还在家,没有应征入伍。那时候,话匣子里传来的都是好消息,刘伟还说,要是中国参战,他也想去。区楚良很赞赏,李昭福却不赞同,他不喜欢打仗。他认为:打仗就要死人,好端端的让别人去死,总不是一件好事。别看在外面只是一个人,可返回到家里却是一家人。中国人是这样,外国人也应该是这样。他不明白明明可以通过打商量解决的事,为什么要用武力来解决。区楚良还笑话李昭福心底善良,是菩萨心肠。当时,刘伟还没有经历战火,和区楚良的想法一样,只是,碍于面子没有当着李昭福的面表示对区楚良的赞成。

区楚良听说田毛头要和李昭福分开,还说要搬出去住,说道:“这么大的院子,只住你父子两人,那不太浪费了。怎么想的,他。”

回想到这,偏院传出来开门的声音和狗叫声,是李禹成出去了,他一定还带着大黄狗。李昭福把《登记表》放回抽屉,又把煤炉子的门调小点。然后,双手插进袖笼,深深地靠在太师椅里,闭着眼继续回想那天的事情。

李昭福问区楚良:“为什么一定要分家呢?一大家子人在一起不更好吗?”“我也说不太清楚,上面这样要求的,结了婚的,就应该从家里分出去,另外立一个户。”“那刘伟的奶奶一个人一个户?”“孤老可以和其中一个儿子在一起。也就是,将来禹成结婚了,不用分出去。”“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正如解放后用阳历,现在是一九五零年一样,数字大。这样我们这个国家,不但年头多,家庭户数也多了。”“你就会乱联想,用阳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都用它。一个外国人问你,你是哪年出生的,你说我是光绪多少年多少年的,他能搞得懂吗?别说外国人,好多中国人都算不来。欸!你是光绪几年的?”“二十八年。”“那应该是……我算算……算不来了!你说你属什么吧。”“属虎。”“那就应该是一九零二年。”“这怎么算?”“这还不容易,今年也是虎年,加十二是一九六二,再减去六十,一九零二。”“还真是,没这么算过。”“我跟着王队长他们在下湾搞了好些天的户口清查,知道了这个算法,你没搞户口清查,当然不知道这些。其实也不用这么算,张顺生画了一个表格,在上面一查就清楚了。”

李昭福笑着问道:“你们帮人家分家,一般一个大家能分出几个小家来?”区楚良说道:“多数是两三家,多的也有上十家的。上湾伍家,祖上是员外,前朝出了秀才,民国时又有人在军队供职。好大的一家子四世同堂,以前每餐都要在比你家前面的大厅还要大的房间里摆三桌饭,还有好些人上不了桌。请的丫鬟、长工不算,我们按照政策的规定一划,给他家划出了十三个小家来。”“划出来了?”“划出来了呀!这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政策摆在那里,又不是我们要划的,是政策要划的。”“我是说,他们都分成十三个家住了,各进各的门。”“是不是各进各的门不要紧,那只是形式。”“钱呢?田土呢?对了,灶!他们不会各开各的火了吧?也没有这么多的厨房,这么多的中堂,这么多的桌子呀!”区楚良笑了,说道:“你不是也要让田毛头出去嘛!说这些。我们也不主张分灶吃饭,废柴。我们国家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国家建设,这个时候,节约是不能少的。”

区楚良问道:“你见过最大的家庭有多大?”李昭福说道:“你刚才说的这样的大家庭,我没见到过。我以前的那个地方穷,田土少,没有几个大户人家。我原来住的那个院子,是一个前朝官宦人家的,大门上面有四个伸出去的木头。他们说那种木头的多少标志着官位的大少。那院子里的中堂很大,房间却不大。听你刚才一说我明白了,那么大的中堂原来是用来吃饭的,中间放一个大桌子,两边可以放四个小桌子。这么一说,他家的人一定不少。”“你数数有多少房子不就清楚了吗?”“哪里。院子起过火,后面的墙是后来修的。他们说后面还有三进院落,改成一条路和水田了。你呢?”“什么?”“见到过的大户人家。”“我们那里的大户人家可了不得。我学厨艺的时候,跟着师父去过一个人家,那人家平日只是听说,没有进去过。那次进去了,连我师父都只是帮手,只切菜,我们一直待在他家的厨房没敢出去。那厨房好大,有专门用来蒸的灶台,两口大锅,专门炖煮的也一样;炒的有四口锅,可供四位伙夫同时炒菜。你说他家有多少人?”李昭福摇了摇头,他根本不知道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怎么猜。区楚良笑了笑,说道:“我也不知道。”

李昭福说道:“我们南方这样的大户少,主要是我们的田土分散。要是有像你说的那样的大户人家,那他家的田土得有好几个山湾才行,几个山湾的田土田间管理怎么办!可见,我们南方本就应该以小户人家为主。不管哪个地方,有没有人,有多少人都是由那里的田土多少决定的。田土能养活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人。”“你这话有道理呀,你去过北方吗?”“没有。红生的妈妈跟我讲过一些,你也讲过呀,我这样猜的。”“是你说的这个情况。我到这里之前没到地方工作过,可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呀!我老婆孩子现在还是农民呀!你看情况是不是这样:这些大户,好多人都围着这些大户转,都听这些大户老爷的,都看这些大户老爷的眼色行事;老爷高兴,大家高兴;老爷不高兴,大家都不高兴:这样一来,还有谁听村长的,还有谁听民主政府的号令:就因为这,得把大户分开了。你不是当过联保主任呀,你说是不是?”“有道理,我过去那个联保离乡公所近,什么事情都去找乡长。离乡公所远的就不同了,他们都很有号召力,说话有人听。而这些人往往是他们那里的首户,对乡公所的人傲气得很呢。”“这不就对了吗,分户对民主政府管理有好处呀。解放前的政府不太注意县以下的管理,实行保甲自治,让土豪劣绅横行乡里。现在我们注重乡村管理,那就应该变大户为小户呀!”“那照我们刚才说的,田毛头是不是应该搬出去住?”“那也没有必要。你和禹成两个人怎么煮饭,煮多了怕浪费,煮少了怕吃不饱。这里没有我家好,蒸一锅馍吃几天。当然,我家也吃不起馍,窝窝头也是一样呀。我告诉你,吃玉米好,小孩长得皮实。听我的,明年多种玉米,我去给你找种子。”“玉米?那两个字?”“玉,镯子的那个玉,玉米。”“那应该是好东西。”“这里也有没有我们那里的好。我要家里从邮电局寄一些种子过来。”“好,好!听你的。”

想起种玉米这件事,李昭福筹划该把哪一块地腾出来种玉米。正筹划着,听见门外有人喊门,这才起身走了出去。

来人是刘伟,李昭福开门之前就听出来了。大木门闩,李昭福早就取下来放到一边了,他取下小门闩打开了门。问道:“郭屠夫来了吗?”“还没有,在给郭玉明家杀,他屋里有两头猪。”“我们这,今天是谁家。”“王家。我昨天才回来,都比你清楚些。”“我记着的,忘了。”“今年你家杀了几头,”“杀一头,还杀几头?那头小的不准备杀,留着。”“毛头堂客什么时候生毛毛?”“四月份,”

两人在大厅坐下。尽管天气不是特别冷,刘伟还是穿着大衣上来的,进了大厅他脱下大衣放到了椅子上。李昭福知道他的身体还有待恢复,问道:“你除了右手,其他的地方没伤着吧?”“没有,一些小伤没伤到筋骨。”“流了不少血?”“不晓得。在那边的时候没血输,回国了才输上了血,输了血很快的就好起来了。那医疗条件很好的,有好多外国进口的好药。”

“李爹!”刘伟郑重其事地说道:“今年过年,我想给我姑父送灯。”“嗯!”李昭福想了想说道,“你不是不关心你姑父的事吗?”“那是以前。”李昭福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昭福看出了刘伟的心思:实际上,刘伟是很看重成子那件事的,以前他怄着气才那样,现在他觉得他有资格替成子说话了。这种想法不好,更不能去做,会影响他将来的发展。就算是英雄,也应该收敛一些为好。

李昭福岔开话题问道:“工作安排了吗?”“安排了在齿轮厂。”“工厂呀!”李昭福说道,“做事的人因为天天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下去,所以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这些人因为不求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所以还有点脾气。现在说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你也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好呀!”刘伟说道:“我也不知道做不做得来。”“慢慢来,不急,也不要放弃。你现在这个情况,做体力劳动差点,那就要在用脑上胜过其他人。你能做到的,你去朝鲜不也是第一次嘛,照样挺过来了,怕什么!”刘伟听懂了李昭福的话。

李昭福说话的兴致起来了,也把成子的事情说了。李昭福说道:“你知道每个月初七有人来给你姑父烧香的事吗?”刘伟点了点头。李昭福说道:“求神拜佛这事就图个心里自在,没有其他作用。你姑父真有灵魂来保佑别人?哪有!如果有人发现求他不行了,姑父保佑不了他们了,就会怪你姑父,迁怒于你姑父。到时候要是有人把送灯这事反映上去了,你岂不是要受牵连。还是等领导批吧!过段时间,他们应该会同意的。”

送灯就得起坟山。李昭福为这事问过区楚良,区楚良不反对起坟山,主要看区里的意见。还说这事是他来之前发生的,最好是唐三赖去跟上边的人说。

两人正说着,翠娥站在照壁旁喊李昭福,像是很着急的样子,李昭福不得不领着刘伟走到了院门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