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文学

尘缘文学>七十年代的知青是什么意思 > 第66章 置换(第1页)

第66章 置换(第1页)

朱玉宁还没得到通知,徐晏北就帮她把刚寄到的包裹给领了回来。

也就是徐晏北现在是辅警,在警局干了小十天,附近的大妈们都认识了这个看起来冷冰冰说起道理来也很冷冰冰的新辅警了。主要还是这新辅警说的话,都那么有道理她们反驳不来。

“谢了,我这还有点奶糖,就当是谢礼啦。”朱玉宁倒是故意给奶糖的,她也是最近才知道。舒清清知青为什么老是吃糖,是因为低血糖低的比较严重的原因。

在这个什么都需要票都需要的时代,没票光有钱是没有用的。

徐晏北道了谢,拿走了朱玉宁手上的奶糖回前院去了。

朱玉宁这才把目光移到了地上的大包裹上,家里这不是寄过了棉被棉衣了吗?怎么会还有这么大一包裹的东西。

关上门后,朱玉宁把东西拖到四方桌边人蹲着手拿着剪刀慢慢的拆开了包裹。是崭新的棉衣,毛线帽,手套,还有两块很软的米色粉色布料。这些东西老母亲那得多辛苦啊。

家里能干的真没几个,回去要好好教育两个小弟,不能再拖后腿了。朱母没想到这么一个包裹就让小女儿定下决心要好好教育两个小儿子了,早知道可能也舍不得就是了。

朱玉宁看了看那钱票,叹了口气。她不是不缺,但是家里给的就是不一样。很好,她要出门去嘚瑟顺便拿布票去跟人家换东西回来。

来年不一定会有新知青来,但是她也没想过要靠工分吃饭,到时候就找大队长,安排去后面跟小孩子玩。她是要靠家里养着的,朱玉宁想着想着笑了起来。

“朱知青这么开心啊。”芬兰婶子看到了拿着手电正往村里走的朱玉宁,随口说了句话。这个点上村里能干什么?

徐晏北下班骑车回来也六点了,而朱玉宁已经在空间吃饱喝足了。所以拆包裹也没花什么时间,出门快七点了,天已经黑下来了。而刚好也是村里人吃完饭出门口乘凉的时间,说是乘凉其实早就入秋了,不过是一日之内少有的娱乐罢了。

“上嫂子家串串门,这不是在知青所坐着也无聊嘛。”朱玉宁说完话就没有再去在意婶子们的窃窃私语,只要不触碰根本利益问题来说,都不需要在意。

本来朱玉宁是打算的再晚一点去季清嫂子家的,但想了想回知青所这么一段路有一半都是田地,到时候又要人家送她回去,一来一回的确实没什么意思。

正八经的出门,再加上她只拿了一个手电,没有给嘴长的人更多遐想编造的机会。

门是开着的,朱玉宁站在门口敲了敲门,她在想价格怎么定。她了解的都是黑市的价格,但能拿到黑市上的基本都是有点年份的了。五年份的野山参,她还真不好定价。

干脆还是问他们的想法,太高就给压一下,合适的话也得看情况压一下,她也不是想做什么冤大头的人。

“朱知青来啦,请进。”季清嫂从厨房走了出来,身上的围裙都还没脱下来,厨房的活还没忙完。

季清嫂家里前年闹的分家,因为家里两个老的拿家里集体的钱去给城里的小儿子擦屁股,然后刚好家里小的发烧了好几天,村里实在是看不了去县城医院得要钱,老的拿不出来被发现。

最后是请了族老出来给分了家,逢年过节都没人回去的,交粮也是交的当季刚发下来的,还没拿回家刚发就给。

季清想到那个老无理的当场拿到粮的那种哽住,别以为她不懂,她小时候见过那种儿子搬的明明是新粮,结果老的骂他不孝拿的陈粮。可谁又知道,那儿子听了儿媳妇的话,推着粮走一路给看村里人也看了一路,还特地去族老那晃悠了一圈。

然后人儿媳妇就找到理由了,喊了娘家的兄弟,讨要一个公道。每年的养老钱给到村长,村长再转交给他们,不再给粮也不再往来了。

这是真的醒悟了,还是真的怕了儿媳妇的娘家兄弟不敢作妖了,也就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季清嫂是越想越开心,这是她家的财神爷啊。想到家里几个孩子不用再穿用几件破旧的衣服拼的五色衣,还有土布衣,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开心。

朱玉宁也没想着要多聊,就让季清嫂给一个他们想要的价格。季清嫂也愣住了,她换这么久也没遇到像朱玉宁这样式的,买家不给低价,让他们卖家出价。

朱玉宁只道是不会,要看价格合不合适,不合适的话再说。季清嫂郁闷着尝试着开了口。

“八市尺的票。再要五块钱。”季清嫂想的是十年份的山参,人家收购站给的是六十五块钱,这五年份的也得值个三十块钱。

“婶子,你这山参有些瘦啊。”朱玉宁看着两眼桌子上垫着红布,只有一根食指粗的山参开口说道。这要是参须没断那么多,炮制得再好一点也还能值得上那个价格,现在自然是不合适的。

“那就六市尺,十块钱。朱知青我这山参的药味还是很浓郁的。”季清嫂仿佛很心痛这个价格的样子,开了口。

朱玉宁就知道让人家开口定价会存在这种弊端,但是她确实是没有了解过正常价格,想了想今天寄到的那块粉色的布。

“五市尺的布票加上一块半市尺的粉布。”

“诶,行吧。朱知青还有好东西要记着嫂子啊。”

朱玉宁给了票,布料改天再拿出来给,这人是不可能跑的了的。然后就把红布包揣在怀里往回走。

朱玉宁心想这个价格还是给高了,季清嫂不像是真吃了亏心痛的样子。

可实际上是季清嫂看到朱知青皱眉了,以为朱玉宁拿不出来更多的布票,而且还有一块现成的粉布也是值回价格了。

一市尺的布票她找人问过,那光是一张票都卖五块钱,更别说拿着票去百货买布也还得花钱,五市尺确实是能做不少了。人不能太贪心的。

喜欢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请大家收藏:()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